8、拍摄计划:
4月7日-9日:公司领导审批
4月10日-12日:前期准备(摄影机、人员分配、三脚架、与茶陵相关人员联系并预约时间、食宿安排、横幅、台词、需提问题、前期宣传制作海报等)
4月16日-19日:进行拍摄
拍摄内容:1、主人翁的日常工作(如:给员工开例会、指导工作、遇到紧急情况的处理、关心员工的生活等)
2、主人翁的生活(如:如何处理感情问题、生活艰苦如何坚持下来等)
3、主人翁的经历(如:工作的艰难如何攻克、做出的成绩、曾经的故事等)
4月22日-24日:后期制作。
一个是发现新的我,还有一个是家期
拍摄时要注意:拍摄时一定一定要数12345~~给剪辑提供方便。
第二,镜头之间的衔接要注意符合人逻辑的转换,例如,动态画面接动态画面,或者拍些空镜头留着剪辑用。
其他的就是摄像方面的技术问题。
后期制作:第一步,剪辑拍摄的影片,注意找好剪切点.。
第二,加效果或者配乐。
然后,制作片头和结尾(AE)包括字幕,音乐。
当然这些只是简单常规的过程,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是创新~~随性吧,加油↖(^ω^)↗你好!
后期甄选素材 合成剪辑 配乐配特殊旁白以及对话然后就是加字幕调色加上职员表就可以输出了。拍摄时你要考虑后期面对大量素材,所以最好有卡板,或者你每拍完一天就给素材编号,这样会很方便。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在有些影视剧中,让一个演员静演两个角色一一兄与弟,姐与妹,父与子,母与女。他们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同时在一个镜头里出现。
一般说来,如果两个角色一正一背在同一画面出现时,当然可以用替身演员来替代的。但当剧情非要两个角色的面孔同时为观众所见时,那就得要用真正的“分身法”了。
电影特技师在摄影机的镜头与感光胶片之间加上一块板。拍摄时,由于遮板挡着,只能使胶片的一部分感光,这时让演员扮演的甲,先在画面的左一半出现,而把右一半用遮板挡着未曾感光。拍完之后,把这段挡过的胶片再倒回原处(事先要做好记号),接着,将遮板换到左一半上来,而让出右面一半来继续拍摄,这时,同一演员已换了牧,改扮成乙,摄影机和背景都保持原位不动,只等导演一声令下,算好胶片的长度,按时拍下来。
经过这两次分部位拍摄,画面就完整了,甲乙两个角色也就同时在银幕上露面了。这种“分身法”就叫做“遮板档光法”。
兄弟俩同框的戏确实比较难拍,以前拍同框,用特技演员也不敢动,或者很难看见替身的正面,就只是同框。但这次我们基本上很多同框都是肩扛大移动,这个对摄影要求特别高,对演员的要求也特别高。”我演完哥哥再去演弟弟的话还需要时间,机位也需要时间,所以我要记住台词的时间,也记住表情,在这个时间里塞一些反馈和对话,这样两条合起来才能看得舒服,不然有滞后感。两个人都演一遍并不难,难的是合在一起,节奏都对的上,眼神、语气都十分合拍。当时专门拍兄弟两在一起的戏,用了两个礼拜,全都是自己和自己演,刚开始还在摸索当中,后来都已经习惯了,一个人一个人演,而且每一次都不止演一遍,演熟了以后记住中间的停顿、情绪高潮。演第二个人的时候,就需要契合第一个人物的情绪。两个星期这么拍,特别熬人,但现在看来效果都很好,有点幸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