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的盈利空间管晓杰自身是“80后”,对年轻受众心理的把握源自他对这一人群的用心琢磨,以及长期浸淫于网剧、互联网广告培养的直觉:知道什么东西在网上能火。大学学新闻的他,毕业后最早是在电视台、报社做记者,而后进入成都聚友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做到高管。因为喜欢电影,他很早就开始玩DV,2005年凭一部救助失学女童的公益短片拿到了“湖南首届DV大赛”最佳DV电影奖、最佳导演奖,2007年到北京组建工作室,独立拍摄网剧,并代工制作奥迪、海尔、联想等诸多品牌的病毒式创意广告。彼时,视频网站们还都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类似管晓杰这样的小团队伴生其左右,但这些年来的路径也与视频行业一般多舛,许多人都转行了。而管晓杰通过制作一部23集的真人动漫网剧《电影少女》找到了方向。那是2008年,他第一次尝试了植入广告,对象是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米月光牌有机大米。双方商量按照视频点击核算价值,用9元/斤的大米来结算。于是厂家准备了几万斤大米。谁知网剧上线后非常火,点击量足有100万斤大米。当时网剧的制作成本很低,只有13000元,收益翻了将近100倍。而且,管晓杰把视频放在了移动、联通的手机电视和酒店VOD系统上付费观看,又收回了10倍成本。他开始琢磨这里面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空间。
由于代工广告时与策划者沟通密切,他尝试进入了病毒营销策划,比如蒙牛“新养道”与章子怡导演处女作《非常完美》的捆绑宣传。2010年底,徐茂栋的“百分通联”给到他几百万的天使投资,供他实现由广告代工转作内容自主品牌的想法。筹备半年后,《青春期》进入到了拍摄阶段。对于《青春期》的走红,他认为在意料之中。因为题材接地气,受众群集中,加之1年之内连续出了3部,热度一降下来立刻又拉上去了。“我能火的原因就是我不停地出。《青春期》至少会拍到5,马上上线的下一个系列《上位》依然会以1年3部的速度推出。”管晓杰这样总结一炮打响的原因,“《老男孩》2010年就出了,现在也没出续集。《让子弹飞》再火也就是三个月、半年,延续不了整年。而美国大片一旦成功就会成系列地出,《超人》、《蜘蛛侠》、《变形金刚》。也许剧情不见得多好看,但通篇都在塑造人物,再配上刻骨铭心的爱情,我就是要学这种模式。”
除了内容产品,光影华视的网络营销能力以及与视频网站常年积累的关系也居功至伟。在发行推广方面,其与芭乐建立了长期合作,由芭乐主推视频网站,自己则侧重于微博、人人等社区互动。芭乐的业务形态与光影华视非常相似,但管晓杰认为,双方合作的空间反而大于竞争空间,因为市场太大、玩家太少。“若说竞争,我们相比芭乐、华影盛视、视频网站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是独立内容提供商,身上没有盛大、酷6、媒体等任何标签,可以做全网营销。”管晓杰说,“就好比,优酷会推酷6的自制剧吗?不可能。但我们可以。”作为一个新生行业,微电影的未来走向还远未清晰,主流盈利模式无外乎广告植入、客户定制两种,相对单一。
管晓杰认为,光影华视的盈利模式至少有5项,且均已处在进程中:内容付费,一方面从《青春期2》开始在视频网站尝试完整版付费观看,另一方面与运营商合作推手机电视;广告植入,典型如《青春期3》中的网游《桃园》的广告植入,目前该项收入是制作成本的2倍;影视周边,包括手机壳、移动充电器、抱枕、书包等,也包括同名小说、话剧、艺人App、影片中音乐及歌手的巡回演唱会等;艺人经纪,目前已签3位艺人,其中女主角赵奕欢的广告身价逼近三线100万左右;内容转换,从即将上线的《上位》开始,作品都是按院线标准拍摄的,但会剪出微电影、院线两个版本。
求采纳,谢谢!
在重庆拍摄最早的电影是1933年的《歧途》,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该片曾在道门口、原李家花园(今鹅岭公园)、川东师范学校(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取景。重庆独特的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为电影提供了巨大的影像展示空间,适合多种题材电影的拍摄。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冯小刚的《1942》等华语大片,宁浩执导的喜剧片《疯狂的石头》,贾樟柯执导的《三峡好人》、崔健的作《蓝色骨头》、巩俐主演的《周渔的火车》、许安骅拍摄的《黄金时代》等文艺片也有在重庆取景。连迈克尔·贝也来重庆拍摄了《变形金刚4》。
值得一提的是,商报记者发现2012年前每年在重庆拍摄的电影基本都处于10部左右,而从2013年开始突破20部。今年虽然才过了三分之一,但在重庆开机的电影剧组已超过10个,包括《古祸仔之重出江湖》、《傻儿夫妻小神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缉抢》、《死党》、《独奏交响》等。
索道南滨路最易出镜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影在重庆拍摄,重庆慢慢被全国观众所熟知,其中《疯狂的石头》里出现的索道和罗汉寺;《火锅英雄》中出现的防空洞火锅店;《变形金刚4》中的武隆天生三硚;《失孤》中刘德华骑着摩托车经过的菜园坝长江大桥;《十面埋伏》里章子怡追杀金城武的茶山竹海;《一九四二》的渝北区民国街都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景点。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这200多部电影的取景地中发现,在电影中出现最多的重庆标志性地点是长江索道和南滨路,在大家熟知的电影中就有《日照重庆》、《人山人海》、《好奇害死猫》、《双食记》、《北京·纽约》、《恋爱教父》等都出现了长江索道和南滨路。商报记者日前采访了电影《死党》的制片人李诗卿,他说最初来看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了南滨路和长江索道,因为这两个地方很具有重庆的特色,“《死党》中也有出现索道,因为它能充分地表现出重庆错落有致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