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拍摄的话,首先要有摄影机(包括单反 数字摄像机 dv 甚至手机摄像头都可以)及其辅助器材(如三脚架 脚轮 有条件上轨道摇臂斯坦尼康稳定器 跟焦器 遮光斗灯具等等) 当然还有人员道具服装等等后期需要一部高配电脑(带剪辑软件)。这些差不多5万多吧。不过如果没钱的话 苹果五+高配电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设备是一码事 关键还是要靠技术。望采纳单反一台、挑杆话筒一个、录音笔一只。
一、录音笔、挑杆话筒
如果用单反拍微电影,声音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单反具备录音能力,但功能太差。
话筒不行,又没有降噪、防风等功能。
所以拍同期声的话,必须配挑杆话筒、录音笔。
实际上录音笔是必要条件,可以说如果没有录音笔和挑杆话筒就没法拍微电影。
但想拍出电影风格的画面,还需要很多的附件。
二、小滑轨
小滑轨可以说是微电影拍摄利器。
从用途来说,小滑轨已经脱离了轨道的范畴,有了自己的用法。
功能与传统的轨道已经不同了。
用小滑轨可以完成传统轨道的跟功能、推拉镜头功能。
还可以完成部分小摇臂的功能
例如将轨道斜侧锁定,可以完成升降拍摄……
三、小斯
拍微电影的话,小斯坦尼康当仁不让。
有了小斯你可以拍出手提长镜头风格。
当然用这玩意你的有臂力,还得练功的说。
四、跟焦器
少啥也不能少了跟焦器。
没了跟焦器,别说跟焦了,聚焦都费劲。
可以说是拍微电影的必备品。
五、小摇臂
如果从影视剧拍摄的角度看,小摇臂是必备品。
不夸张的说,在影视剧中一半镜头离不开小摇臂。
六、遮光斗
关于遮光斗,一直很有争议。
有些朋友认为很有用,另一些则认为是“样子货”.
实际上遮光斗在控制杂光方面确实很有用,但这要看的质量要求标准。
如果要求画质精确,就得用遮光斗。
七、轨道
如果有条件,还是带上轨道吧。
稳定、可靠!
如果你拍一个微电影,有这些固然好。
没有,也没关系!
其实微电影的概念就是“拿起来就拍”……
成本看自己的控制,如果是学生拍短片的话,基本上不花什么钱。我当时上大学时拍片子,机器是学校的,剧本、拍摄、后期什么的都是自己弄的。演员一般找认识的人。当然,服装什么的要求很低,都他们自己带。基本上花费就在最后请演员吃顿饭上。当然,如果你要拍的微电影,需要给演员提供服装、化妆、租用场地什么的那就很难说了。要是拍到《十一度青春》那个程度,又是另一回事。总之,成本取决于你自己的构想,可大可小,没有什么大的标准。其实,预算主要就是花在剧本、演员、拍摄器材、工作人员的日常基本开销、拍摄环境和后期上。任何一个环节都会花钱的,看你怎么控制了,要是职业的正规剧组,百十万很正常,要是自己小打小闹一下,那几本不花什么钱,我拍过,剧本自己写的、器材找朋友借的、演员找的同学免费出演的、拍摄环境就在学校里、后期自己做,除了拍摄时的工作餐花了几百以外就没花什么钱了。不过,效果就不敢恭维了,,,一分价钱一分效果呀。我的那部微电影叫《随风逝去的日子》,我是摄影师,你可以上优酷上看一下,要是觉得效果你可以接受那我觉得就花不了几个钱了。噻啊 这问题太大了啊.. 最主要你想拍 还得有剧本啊 找到合适的剧本再考虑寻求摄像之类组成剧组团队 设备之类的可以找投资商或者租借 这个还都是可以解决的 问题就是导演是不是有能力成片 成片之后怎么推广 你有多少预算 想不想有物质上的回报 想的话想要多少 没有达到预期有没有能力承担后果.... 太多了 你可以去青蓝记网上看(www.qinglanji.com) 里面都是原创人 看看他们的作品 还有小组里讨论的专业性文章 多学习一下 然后综合起来在动手之前先想一下是不是真的要做